熊市你该怎么做? ——兼论资产管理的永恒困惑
       资产管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。管理别人的钱和管理自己的钱,最大的区别在于,要说服别人相信自己,这种说服的成本有时高得惊人,毕竟多数出资人并非专业投资人士(假如所有富翁都是专业投资者,就不存在资产管理行业),他们自身很难完全摆脱各种情绪(如过度恐慌、过度贪婪等)的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在过去那么多年,我自己遇到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:当资金特别容易募集时,市场风险往往已经超出常规水平,当资金特别难以募集时,市场风险大部分已经释放。也就是说,当你突然有许多客户时,则是最为危险的时刻,当客户突然消失时,则是较为安全的时刻。这就是资产管理行业所面临的永恒困惑。为应对这两难局面,股神巴菲特不得不解散了自己的合伙企业,转而以伯克希尔.哈萨维公司为平台成立股份制公司,这样他就会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进行投资,不至于在“最需要钱时没钱,最不需要钱时堆积如山”。

       从资金效用的角度看,假如同样是1000万,在股指5000点时,1000万的效用最大值就是1000万,这还是在空仓的前提下,假如建仓,不管多少仓位,在股灾冲击下,其效用肯定低于1000万。相反,如果是在2000点,1000万的潜在效用有可能是2000万。道理非常简单,好比一个苹果,对酒足饭饱者而言,可能是一种累赘,对饥渴交加者而言,就是救命稻草,效用差异云泥之别。

       究其背后原因,都是情绪在作怪。从心理作用机制上分析不难发现,无论是恐惧还是贪婪,其自身都具有天然的自我加强倾向,也就是说,“恐惧本身会增强恐惧,贪婪本身会增强贪婪”,一旦加上情绪作用,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便可能偏离事实。举例而言,2001年美国“9·11事件”之后,许多人吓得不敢做飞机。事实证明,这纯属杞人忧天之举。在2001年至2016年的15年内,是美国航空史上最安全的时间段之一,没有出现过一次民航飞机恐怖袭击事件。“9·11事件”只是在心理上(记住:是心理上,而非事实上)让大众认为,坐飞机是件和恐怖袭击相关的危险事件,但事实远非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您所感受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,有时候相差十万八千里。记得在2006年和2007年牛市期间,许多人辞去工作专职炒股,最后大多后悔不迭,因为很快迎来了2008年大熊市。我想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勇敢,是因为他们认为股市风险很低、赚钱很快,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实是“风险很高、破产很快”。

       “股市上涨时,实际的风险是在提高,但我们感受到的风险好像在下降。股市下跌时,实际的风险是在下降,但我们感受到的风险好像在提升。”我认为所有投资者,都应该把这句话抄写下来,牢记在心。这样你就不会被熊市所吓倒,更不会被牛市所欺骗。有句话说得好,“真正让你破产的是牛市,而非熊市”。这句话的真实解读是,在牛市时,股市风险在急剧提升,而你感知到的却是风险在下降,于是你就不顾一切地冲进去,结果必然是“万里长征人不还”。熊市时,你认为风险极高,这种心理暗示让你按兵不动,至少能保住本金。投资最大的风险来自“收益风险”的错配,就是我们承担了较高的风险,却面临一个与这种风险不匹配的潜在收益。

       读完上述内容,想必聪明的你一定知道,我接下来提的建议就是,牛市时要谨慎,熊市时要勤奋。股市如同四季,只有经过冬天的积累,才能在春天播撒希望,进而在秋天满载而归。不然,当牛市到来时,匆忙应对的结果往往是伤痕累累。熊市都来了,还有比这更大的风险吗?

       【薛冰岩介绍: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本科、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。现任深圳市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、投资总监、基金经理,崇尚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,以基本面为基础进行投资决策。联系方式:电邮1458681231@qq.com,微博:http://weibo.com/xuebingyan2011,微信号:冰岩话投资。】